陶瓷電鍍、化學鍍
配方l 陶瓷鍍前燒滲法處理用銀漿
氧化銀 20份
硼酸鉛 1份
松香一松節(jié)油溶液 8份
將涂有銀漿制品在80一100℃預(yù)烘l0~15min。目的是使松香、松節(jié)油先揮發(fā)掉,以免高溫時產(chǎn)生鱗片狀的銀層。預(yù)烘后將制品轉(zhuǎn)入馬弗爐中,逐漸升溫到200℃,保溫l0—15min。升溫速度不宜太快,在1h左右將溫度升至500—650℃,保溫25—30min。溫度太低銀層結(jié)合不牢,溫度太高對基體不利。燒滲完成后隨爐冷卻至50℃時,將制品取出,冷卻至室溫。
經(jīng)燒滲銀后,陶瓷制品表面已覆蓋有導(dǎo)電的銀層,隨后即可進行電鍍,為了保證銀層質(zhì)量,可采用2次或3次滲銀處理。
目前陶瓷和玻璃上的電鍍,多使用在電子工業(yè)中。由于它們具有高介質(zhì)常數(shù)特性,制成的電容器有體積小、穩(wěn)定性好、膨脹系數(shù)小等優(yōu)點,因而得到廣泛的應(yīng)用。
書松香一松節(jié)油溶液制備:取1份松香研成細粉,加入2—3份松節(jié)油,在不斷攪拌下加熱蒸發(fā)到相對密度為0.935—0.936,存瓶備用。
配方2釉面陶瓷化學粗化處理
氫氟酸 200mL
硝酸 600mL
工藝條件:溫度室溫,時間3—5min。
為了在釉面陶瓷基體上得到附著力好的鍍層,其鍍前必須經(jīng)過噴砂、化學粗化、敏化、活化處理。
配方3素燒陶瓷鍍前化學粗化處理
鉻酸酐 50—60g
氫氟酸 100一l25mL
硫酸 l00~1255mL
工藝條件:溫度室溫,時間3—5min。
為了在素燒陶瓷基體上得到附著力好的鍍層,其鍍前必須經(jīng)過化學粗化處理,再經(jīng)敏化、活化處理。
配方4陶瓷無氰電鍍銅
焦磷酸鈉 28g/L
焦磷酸鉀 l40g/L
硫酸銅 50g/L
檸檬酸銨 l3g/L
工藝條件:電流密度1A/dm2,pH值8.5,陽極為純銅片,溫度30—40℃,時間30min,需不斷攪拌。
陶瓷鍍件先經(jīng)化學鍍銅在瓷體表面形成一層平整、光滑的暗紅色銅膜;電鍍銅使銅膜加厚,形成淺紅色、結(jié)晶致密、結(jié)合力強、硬度大、耐冷熱的鍍層。
配方5陶瓷化學鍍銅
硫酸銅 7.0g/L
氫氧化鈉 3.8g/L
碳酸鈉 2.2g/L
酒石酸鉀鈉 20.8g/L
甲醛 26.0mL/L
氯化鎳 2.5g/L
工藝條件:pH值l2.5,溫度20—30℃,時間1—2h,需不斷攪拌,以保持鍍層均勻。
陶瓷在進行化學鍍銅前還需進行鍍前處理。除油:在70—
配方6陶瓷化學鍍鎳前處理
①除油脫脂劑
碳酸鈉 20g/L
磷酸鈉 l0g/L
OP乳化劑
水 加至lL
工藝條件:溫度80%,時間20~30min。
②表面粗化
硫酸 |
l25mL/L |
氫氟酸 |
125mL/L |
鉻酐 |
|
工藝條件:溫度室溫,時間2—3min。
③敏化
二水氯化亞錫 |
l0— |
鹽酸 |
l0一 |
水 |
加至1L |
工藝條件:pH>1,溫度室溫,時間5~10min。
④活化
七水氯化鈀 |
|
一水次亞磷酸鈉 |
|
檸檬酸鈉 |
|
乳酸(催化促進劑) |
|
水 |
加至1L |
工藝條件:pH值7~8,溫度80~85℃,時間3—5min。
陶瓷刀具在進行上述前處理后再進行化學鍍鎳,能獲得鍍鎳層均勻,與基體結(jié)合牢固的鍍層。
配方7陶瓷光亮鍍鎳
七水硫酸鎳 |
300. |
氯化鈉 |
15. |
硼酸 |
35. |
十水硫酸鈉 |
70. |
糖精 |
|
1,4一丁炔二醇 |
2. |
十二烷基硫酸鈉 |
0. |
水 |
加至1.00L |
工藝條件:pH值5.5,溫度40℃,時間60min,電流密度2—
鈍化液
鉻酐 |
|
濃硫酸 |
16mL/L |
氯化鈉 |
|
工藝條件:時間0.5min,溫度為室溫。
鍍鎳后的瓷件用清水沖洗1—2min,再置于鈍化液中鈍化,即可獲得光亮、平整、結(jié)合力強、耐磨損的銀白色鍍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