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,對比了3 種絮凝劑單獨和組合使用時對含重金屬模擬廢水的處理效果。有機絮凝劑和無機絮凝劑組合使用時的質量比為(1∶5) ~(1∶10),結果見表3。表3 數據顯示,雖然采用PAC+PAM 處理廢水時,重金屬的去除效果與單獨采用PAC 處理廢水時相差不大,但由于少量PAM 的存在可加快絮凝過程,使污泥成團較致密、含水率較低,COD 的去除效果略有提高。因此,選定PAC+PAM 組合處理實際的電鍍廢水。
2. 4 實際電鍍廢水處理
實際電鍍廢水的情況遠比模擬廢水復雜,為防止廢水因缺氧而發(fā)臭,保證廢水污染物分布均勻,處理前對廢水空氣攪拌30 min;酸堿、含鎳和含鉻廢水均含有一定濃度的鉻離子,處理前需將六價鉻還原并檢測其含量;含鎳和含鉻廢水的COD 較低,可直接進行第二步絮凝處理;本實驗對含銅廢水和酸堿廢水分別進行兩步法處理和一步法處理。采用兩步法處理實際電鍍廢水的工藝流程見圖3。
從表4 可知,采用不同工藝處理酸堿廢水和含銅廢水時,兩步法能更有效降低廢水的COD,實現電鍍廠總排水口的達標排放。
3·結論
(1) 分別采用PAC、PFS 及PAM 作絮凝劑處理廢水時,最佳pH 分別為7、8 及7,最佳加藥量分別為200 mg/L、200 mg/L 及10 mg/L。采用PAC 和PAM組合絮凝劑處理廢水的效果最好。但電鍍廢水成分復雜,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絮凝劑組合以及處理工藝。
(2) 采用兩步絮凝法處理COD 較高的電鍍廢水,能有效地降低COD 和重金屬含量,實現總排水口混合廢水的達標排放,并且避免了各種金屬捕集劑的使用,減少了外來COD 的引入,簡化了污泥成分,降低了后期廢水深度處理和污泥處理的成本。
參考文獻:
[1]段光復. 電鍍廢水處理及回用技術手冊[M]. 北京: 機械工業(yè)出版社,2010.
[2]張衛(wèi)飛. 聚合氯化鋁中Al(III)的形態(tài)分布影響因素及混凝性能研究[D].杭州: 浙江大學, 2003.
[3]洪金德, 蔡曉. 聚合硫酸鐵無機高分子混凝劑[J]. 福建化工, 1997 (1):17-20.
[4]王琦, 蔣展鵬. 聚丙烯酰胺絮凝機理的研究[J]. 環(huán)境科學, 1989, 10 (5):2-7.[ 編輯:周新莉 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