處理方法的確定
1含氰廢水的處理方法
含氰廢水的處理已有成熟的技術,如堿性氯化法、電解氧化法、離子交換法、活性炭吸附法和硫酸亞鐵法等。其中堿性氯化法以其運行成本低、處理效果穩(wěn)定等優(yōu)點在工程中廣泛采用。堿性氯化法可用的藥劑有 NaCl0、Ca(C10)2、液氯、臭氧等。液氯和臭氧因價格高等原因不常用。用較便宜的Ca(ClO)2又會產生Ca(OH)2和CaS04沉淀,增加了污泥量。因此,本次含氰廢水的處理采用了堿性氯化法。破氰氧化藥劑選用價格適中、產生污泥少、含量為10%~l3%的NaCl0溶液。
NaCl0堿性氯化法是在堿性條件下,用氧化劑 NaCl0把游離氰離子以及與金屬離子配位的氰離子氧化成氮氣和二氧化碳。氰離子的氧化破壞分兩個階段。
第一階段--不完全氧化反應。室溫(最好高于20℃)操作,氰離子與次氯酸鈉的投加比為1:2.85[1],嚴格控制廢水的pH為10~13。廢水經第一階段氧化處理后,氰化物轉化為氰酸鹽,其毒性降低為NaCN的1%o。
第二階段--完全氧化反應。室溫操作,氰離子與次氯酸鈉的投加比為l:7.15[1]。用稀硫酸把廢水的DH調整為7.0~9.0,反應時間為l5~30 min,第二階段氧化處理是把氰酸鹽氧化成無毒的C02和N2。
從理論上講,上述兩個氧化階段的氧化劑投加量和pH控制范圍是不同的,所以在正規(guī)的處理工藝流程中是分別在兩個反應池內完成的。但實驗和生產實踐證明,這兩個氧化階段不是截然分開的。在同一個反應池內,若投加的氧化劑超過不完全氧化階段所需要的劑量時,即使不改變pH,也能氧化部分或全部的氰酸根離子(CN0-),但是其可靠程度不高。
2含氰廢渣的處理方法
先用自來水浸泡含氰廢渣,再加NaOH調pH至堿性,然后加入l0%~l3%的NaCl0溶液分解渣中的氰。浸泡2~3 d后,檢測浸泡液中氰是否達標。若氰已達標,經絮凝、過濾、脫水、晾干等處理后,轉運至市固體廢物管理服務中心作焚燒、深埋等處理。
3含氰抽風管等設施的處理方法
對于氰化鍍槽、水洗槽,氰化廢水池、窨井,含氰抽風罩、抽風管,含氰管道、地溝等設施,采用10%~13%的NaCl0溶液浸泡和反復沖洗,沖洗液收集到廢水池中進行最終處理。
4鎘、銅、鋅等金屬離子的處理方法
在氰化電鍍溶液中,鎘、銅、鋅等金屬離子一部分是游離的,另一部分以與氰配位的形式(如[Cu(CN)2]-)存在。因此,必須先破氰,再處理金屬離子。為了減少污泥量,去除鎘等金屬離子采用Na2S進行沉淀,混凝和絮凝采用聚合硫酸鐵(PFS)和聚丙烯酰胺(PAM)。